改革土地制度 促进城乡协调
周其仁 | 2015年07月23日
摘要: 我国农村建设用地不具有可交易性。不少专家认为这种不可交易性对农村稳定非常重要。但也要看到,恰恰是这种不可交易性妨碍着农村建设用地的有效利用。 一 现代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有两大要点。第一个要点,土地总是属于农民的,不论是过去的个体农民,后来的合作化农民,还是集体化农民,或者在30年前开始的土地承包制农民,土地总是属于世世代代居住、生活、劳作于其上的农民的。这一点是历史决定的。 第二个要点,
聚集创新元素的浓度
周其仁 | 2015年06月01日
创新最重要的是集聚同类,凑到具有同种偏好的人群当中,达到一个起码的浓度。我们的企业家要足够重视“群”的选择,主动凑向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群
中国经济不缺“动力”,关键是克服“摩擦力”
周其仁 | 2015年05月07日
导言 本文为4月21日经济学家周其仁在绿公司年会上发表的以“制度成本”为主题的演讲。他指出,一个物体要往前移动,第一要有动力,第二要克服摩擦力。经济运动,也是一样的。今天的中国经济,不会缺动力,但要好好研究“怎么能够有效地降低经济往前走的摩擦力”。 我讲一点书生之见。 我们知道,一个物体要往前移动,第一要有动力,第二要克服摩擦力。经济运动,也是一样的。今天的中国经济,我一直是这样的看法:不会缺动力
对移动互联出租车应给予包容性管制
周其仁 | 2015年04月03日
2015年3月18日,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协办的互联网与城市交通政策研讨会召开。本文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的发言内容。 一、城市交通的约束条件和管制的必要性 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城市交通改革中出现一系列不同的想法和矛盾,政府、消费者、出租车公司和出租车司机都有各自的考虑,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限制。 出租车属城市交通,城市有什么特点?最简单直白
空城不是好政绩 要让城市骨架上长肉
周其仁 | 2015年02月12日
这些年做了一些政策研究有一些看法。过去十几年我们城市有很大的进展,无论是人口的战略,城市的比例,还是城市规模的建设扩大,都是令人瞩目的,对这个变化有很多人点赞,也有很多人吐槽。我的看法是点赞有点赞的道理,批评也有批评的一些根据。无论是点赞还是吐槽,都是我们今后城市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好是坏城市已经做成这样。 未来,我的看法是,五年之内可能跟过去的十年城市化要有一些不同,要有一个转变。用“转型”是很大
要在低潮的时候布未来的局
周其仁 | 2015年02月06日
中国难得的、把经济搞起来的战略机遇期没有消失,因为“两个海平面还没有拉平”。冬天是投资的好时候,更应该调整心态,为未来布局
中国经济未来5年的4大支点
周其仁 | 2015年01月09日
向未来看,中国经济靠得住的一条还是:国家不包农民、不包民营企业,大家都得在市场上去拼。社会有这个氛围,加上前面有榜样,就是未来5-10年靠得住的力量
周其仁
229篇文章 913天前更新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产权与合约、经济史、经济制度变迁理论、企业与市场组织、垄断、管制与管制改革等等。自 1996年以来,相继开设了有关经济组织和经济制度、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课程。
周其仁:当前对企业家的非常考验
周其仁:不要以为新赛道就可以躺赢 学会打硬仗才是硬道理
周其仁:传承张培刚——纪念张培刚先生逝世10周年座谈会
周其仁佛山演讲:从“草灌乔”看长久繁荣
周其仁:“通商兴农”的启示
周其仁:应对不确定冲击的企业之道
周其仁:在辛庄看经济演化
周其仁:乡村振兴到底有多大的潜力,这些潜力是怎么分布的
周其仁:权利界定的空间表达——城乡中国的一道难题
周其仁:过去这一年,恍若隔世,关于不确定性我有这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