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土地制度 促进城乡协调

一
现代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有两大要点。第一个要点,土地总是属于农民的,不论是过去的个体农民,后来的合作化农民,还是集体化农民,或者在30年前开始的土地承包制农民,土地总是属于世世代代居住、生活、劳作于其上的农民的。这一点是...
一
现代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有两大要点。第一个要点,土地总是属于农民的,不论是过去的个体农民,后来的合作化农民,还是集体化农民,或者在30年前开始的土地承包制农民,土地总是属于世世代代居住、生活、劳作于其上的农民的。这一点是...
我讲一点书生之见。
我们知道,一个物体要往前移动,第一要有动力,第二要克服摩擦力。经济运动,也是一样的。今天的中国经济,我一直是这...
2015年3月18日,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协办的互联网与城市交通政策研讨会召开。本文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的发言内容。
一、城市交通的约束条件和管制的必要性
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城市交通改革中出现一系列不同的想法和矛盾,政府、消费者、出租车公司和出租车司机都有各自的考虑,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限制。
出租车属城市交通,城市有什么特点?最简单直白,...
这些年做了一些政策研究有一些看法。过去十几年我们城市有很大的进展,无论是人口的战略,城市的比例,还是城市规模的建设扩大,都是令人瞩目的,对这个变化有很多人点赞,也有很多人吐槽。我的看法是点赞有点赞的道理,批评也有批评的一些根据。无论是点赞还是吐槽,都是我们今后城市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好是坏城市已经做成这样。
未来,我的看法是,五年之内可能跟过去的十年城市化要有一些不同,要有一个转变。用“转型”是很...
过去,中国享受了全球化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今天虽然遇到了经济高位下行的新常态,但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中国难得的、把经济搞起来的战略机遇期没有消失,因为“两个海平面还没有拉平”。冬天是投资的好时候,更应该调整心态,为未来布局。
这是周其仁老师在2014(第二届)弘毅论坛(2014年10月)上的核心观点。
演讲实录:
在这个转折的关头,为了研究宏观趋势,大家会看各种各样的数据、各种各样的指标,也会...
本文为12月20日经济学家周其仁在“联想之星WILL大会”上的演讲:
2008年以后,中国的经济为什么下来?原因概括地讲就是,原先的增长方式很难维持下去了。首先是速度,一个大国,多年来连续保持平均14%的增长,这是二战之后世界范围内极其少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高度依赖全球化。
不要把帐都记在自己头上,说中国人艰苦奋斗、肯干,所以增长速度才会这么快。改革开放之前,我们也艰苦奋斗,也肯干,怎么没有富起来呢?这是因...
现在的经济下行是高位下行,而在高位的时候,人们的普遍心理就是会把未来看得更好。但现在,很多行业和企业在总结教训的时候,都会认为:当年太不够谨慎了!
无论我怎么解释“新常态”,它跟在座各位有什么关系吗?这30年来,有哪一个词能让你们在听过之后,就决定自己的行为吗?根据我对浙商的理解,他们从来不是这样的。这就是我为什么说“新常态”不重要的原因。我不认为未来可以预测,未来只是行动的结果,而行动除了受到预...
11月7日,在阿拉善SEE公益机构年会上,周其仁所作的题为《中国经济长期发展:问题与挑战》的主题演讲:
第一个问题:中国经济发展难度变大了,但机会也很大
一个大国经济,怎么可以连续多年年增长10%以上?这跟全球格局有关,不完全是中国人自己努力的结果,很大程度是我们的开放,更准确的说是长期封闭、然后走向开放,释放了一个战后罕见的潜能。
战后全球有两个“海平面”:一个是发达国家组成的高海平面,一...
中国要趋利避祸,开门见山第一件事,是让相对价格发挥更大的作用
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之下,中国要趋利避祸,开门见山第一件事,是让相对价格发挥更大的作用。“相对价格”无处不在:汇率是不同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利率是当期消费与未来消费(投资)之间的相对价格;万般商品服务,互相总有个比价——麦子的市价值多少化肥?少喝几公升牛奶可买一个豆浆机?大都市一亩土地之价,还等于一万亩农民的宅基地吗?这些都是比价...
成渝两地出现的农村土地交易所,最重要的含义是为农村土地交易提供了一个合法架构。讲过了,事实上存在的农地流转以及农房连带宅基地的转手,向来就有,就连“割资本主义尾巴”最高潮的文革时期也没有完全杜绝过。但是,合法的、跨村跨镇甚至跨县的、公开竞价的农村土地交易,的确在成渝首创。
偶然因素少不了。不过依我的观察,打通城乡、合法的土地交易终究不可阻挡。根本的动力机制有两个:其一是产品市场化终究要导...
上文提到一个实例,都江堰天马镇金陵二组的村民,曾在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中,把土地整治中结余出来的一幅林盘地,放到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拍 卖,最后以每亩44.2万元之价,将其40年的使用权出让给成都一家有意进军养老产业的公司,一笔筹得村庄重建资本1300万元。
石破天惊。这是行政主导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转向市场化配置农村建设用地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这里最为关键的一项制度安排,是“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这...
中国经济增速已从2007年二季度的15%降到今年二季度7.5%,三季度增速略微回升到7.8%。虽然短期 “企稳向好”,然而自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几乎减半。如何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生产能力与市场能力的平衡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经济问题。
中国经济增速继续高速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因为过去依靠发达国家的繁荣来拉动我国外需增长的局面已发生变化。形势变化带来两方面困局,一是“水落石出”,即经济增速放缓后,企业和地方政...
从无法律禁止城里人买农民房
为什么农民种的白菜能卖给城里人,农民的房子和土地不能卖?它们一样都是农民的财产。既然是集体制,就应由集体来决定,改革第一步要抽掉国家对集体土地的控制。
南方周末:在土地改革方面,农地很可能会比城镇用地有更大的改革空间。在现实中,农地也是许多地方试点的重心,尤其是在2013年。8月,广东宅基地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允许本镇内非城镇户口之间的农房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9月,温州试...
不是说有还是没有(产权)的问题,这个“小产权”本身是很有意思的。首先“小产权房”这个概念是有问题的,小产权是地,房不是小产权,它来自于我们国家的制度,非常有意思。全世界也没有这么一个地方,房地是分离的,全世界的房地产和物业是一体的。很有意思的是,我们搞成了地和房是分开的,起源是1961年的“人民公社六十条”。人民公社搞到吃不下饭的时候,说让农村的关系稳定,其中有一套就是不能搞太大的公社,所有要以生...
(在9月20日中国金融博物馆举办、搜狐财经深度合作的江湖沙龙上的讲话)
我就够老的了,我今年63,到北大63岁就要退休。我们这个政策是挺好,我的观点不要把养老完全压到政府头上去,全世界你去看,进入养老系统那些资源,是一部分,多数人不是靠那个养老的。多数人是要靠你能工作的时候,那个积累,那个投资。
这个投资包括好好锻炼身体,包括你把很老的时候还有某种生产力。还能够为社会做某种贡献,我们现...
历史地看,70年不变比没有70年好多了,因为当时1987年以前的法律大家可以去看,土地不准买卖不准租赁严格到刑法伺候,没有办法怎么办?多少年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土地不能交易,交易就会两极分化,有人无立锥之地了。建国以后,法律、意识形态、人们的观念就是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