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界定与中国的产权改革
一、产权界定 资源、资源配置、经济物品、财产这些词,各有含义。财产,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已经包含归属,属于谁。它是一个权利的概念,权利实际上是对一组行为的社会规范,所规范的是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任何社会都有这种规范。财产归属就是一种权利,这个权利的特点是附着在有形物品上的一种行为。每个社会其实有各式各样允许人自由活动的根据。 财产是所有根据中的一种,它是基于物的,基于物就把其他根据放...
一、产权界定 资源、资源配置、经济物品、财产这些词,各有含义。财产,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已经包含归属,属于谁。它是一个权利的概念,权利实际上是对一组行为的社会规范,所规范的是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任何社会都有这种规范。财产归属就是一种权利,这个权利的特点是附着在有形物品上的一种行为。每个社会其实有各式各样允许人自由活动的根据。 财产是所有根据中的一种,它是基于物的,基于物就把其他根据放...
8月30日,由新华社瞭望智库、《财经国家周刊》主办的2017中国未来经济论坛在杭州举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发表了主旨演讲。以下为本次的演讲内容,有删减。 新经济这个“新”,它不会从天而来,它是创出来的。中文中的“创新”,有行动的意思。中国创新这个口号已经非常响了,但还需要我们实业界、产业界、投资界,真正把创新当一回事!
中国的内外部遇到了一些新的约束条件 创新不是一个...
本文是在周其仁教授发表于《经济学(季刊)》最新一期的论文“体制成本与中国经济”的基础上整理编辑而成,全文见于《产权与中国变革》一书。该文在重新厘定概念的基础上,阐释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及其转变的经济逻辑。其核心概念为“体制成本”,即“成体系的制度带给经济运行的成本”,并用体制成本的下降和重新上升来解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及其在近年遭遇的挑战。作者基于历史教训和逻辑分析向我们指出,如果做不到持续大幅降低体...
科斯方法论简评 科斯有一个迷人的特点:他的研究成果总也造不成“立竿见影”的“轰动效果”。读者一定知道,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要到二三十年后才被经济学人刮目相看。后来大行其道的“交易费用”概念,据科斯自己回忆,形成于1932年。其时,科斯还是一个中国人所讲的“小年轻”,在英国一家经济和商业学院里担任“担心备课达不到水平”的助理讲师。五年后,论文发表,师友学长中有人前来道贺,但竟无一人讨论...
本文根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在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上演讲整理,经本人审阅。 中国建一个世界级大湾区,要讨论的问题不少。其中一个重点是马化腾先生刚才讲到的:怎么汇聚成一个对中国乃至世界有引领作用的创新中心? 我想就创新发生所需要的条件做一点讨论,关键词有两个:“密度”和“浓度”。 中国是一个大国,我们凡事都喜欢大。但如果只贪“大”,不讲究“密”和“浓”,就不容易强,所以...
我们今天的内容是讨论经济增长和反腐倡廉之间的关系,中心的观点就是一个:反腐倡廉、廉洁的文化、清风正气对我们国民经济长期健康增长是至关紧要的。
1.从经济学基本原理看中国经济增长的比较优势 我们先来看我们国家国民经济这些年的增长情况。一个是经济发展、一个是正风反腐,这之间的联系先要从经济增长的态势来讨论。 大家来看图上的这条曲线,它非常像人的心脏波动图。经济活动是人的活动,它总会有一些起...